2016
29
April

《亞洲週刊》2014年12月21日/第28卷50期) 

《馬雲最應該見的三個台灣人》

       日前網路家庭集團董事長詹宏志先生寫了篇文章,重炮抨擊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忽略網路業者逕自率領銀行人員參訪考察大陸第三方支付,質疑政府打算採取「黑箱作業」在保護銀行利益下發展第三方支付。文中指出早在六年前就已對時任金管會副主委的李紀珠苦口婆心說明第三方支付的未來性和發展,然而金管會卻無動於衷,六年過去了,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支付寶的成功使阿里巴巴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龍頭,而台灣的第三方支付仍未見光明,難怪詹宏志先生會如此生氣了。

 

  其實在台灣具創新的企業家或創作者不在少數,就在於政府能不能全力扶植,日前《亞洲週刊》記者張殿文於專欄中針對馬雲來台演講時最應該見的三個台灣人,證明了台灣不是缺乏創新者,這三個台灣人在各自的領域上持續創新努力,斐然有成。

 

以下是其專欄內文:馬雲最應該見的三個台灣人(《亞洲週刊》2014年12月21日/第28卷50期) ◎ 撰文/張殿文

 

       台灣資深媒體工作者。著有《解碼郭台銘語錄:超越自我的預言》、《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懸崖邊的貴族》、《融入顧客情境-7-11的共好經營學》、《口中之心:蔡衍明兩岸旺旺崛起》及《尹教授的10堂課:興學興人的神隱總裁》等。

 

  -「馬雲這次來台灣如果拜訪胡德夫、簡永松和蔣友柏,或許可以找到阿里巴巴下一階段發展靈感。」-

 

  剛剛成為中國首富,馬雲下週將到台灣參加「兩岸企業家台北峰會」。這是台灣「九合一」大選後最重要兩岸交流,由雙方前副總理副總統領軍,相對於過去訪台的國營企業老總、或即將退休官員,「中國首富」馬雲已是本會焦點。

 

  阿里巴巴本階段發展重點,主要是在「互聯網金融」。誠如馬雲在美國上市記者會上所言,希望未來「支付寶」能馬上回到中國市場A股上市,據了解,阿里巴巴最有價值一塊業務切割出來沒有到美上市,就是因為中國政府不願讓大量個人金融資料流到海外,在「大數據」時代,個人資料是互聯網金脈。

 

  說台灣「看著馬雲長大」並不為過,網路泡沫時台灣還有兩家銀行進場投資馬雲,但現在馬雲身價已比所有台灣企業家都高上一截,但阿里巴巴最早負責金融的主管一直由台灣人操刀,先是前招商行信用卡部總經理、現任國泰金控獨立董事仲躋偉加入,擔任跨境金融總經理;後有耶魯大學法學博士蔡崇信擔任財務長,說明了台灣人加入大陸民營企業,不只是專業性適格而已,包括處世文化和傳統價值,台灣都可能是中國民企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馬雲這次來台如果拜訪這三位台灣人,或許可以找到阿里巴巴下一階段發展靈感。包括:

 

第一位:胡德夫

  馬雲這次正好也趕上了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準備發行的第二張專輯《芬芳的山谷》。這是繼七年前《匆匆》之後胡德夫又一鉅作,歌曲內涵縱深更加宏偉,如果馬雲開會中間有空檔,應該親自去胡德夫故鄉台東走一走,看看太平洋壯闊海面,如何連結上千公尺的縱谷山脈,再吃一碗胡德夫的「喜來東牛肉麵」,當天來回台北。

 

  人口密度最低的台東被稱為「台灣最後一塊淨土」,也是台灣原住民阿美族、卑南族的大本營,胡德夫就是卑南族人,卑南族很早就和世界接觸,愛好和平,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時,台東是唯一沒有外、本省人被槍決的地區,所以當時代省主席白崇禧還特別接見阿美族領導人馬智禮、南智信,也是胡德夫的長輩。

 

  胡德夫去年就回到家鄉台東,準備迎接台灣東海岸的文藝復興。東海岸的文藝復興也是亞洲海岸線的文藝復興,當四百年前西班牙和荷蘭商船開進了中國沿海,就發現了這裏高山直接沉入海峽,造成了海岸斷層山脈,這是中國長達四千多公里的東海海岸線少有的地形,馬雲若能體驗胡德夫從《太平洋的風》到《美麗島》歌聲中的風景,說不定可以深化阿里巴巴「使用者經驗」。

 

第二位:簡永松

  隨著Google入股美國最大互聯網借貸公司「Leading Club」,互聯網金融更加成熟,台灣在網路金融這塊大市場連第三方支付都落後給大陸,更不用說和世界差了一截,但是台灣喬美集團創辦人、台灣資金交易所董事長簡永松握有的「金融專利」高達二十四項,如果用來解決資金的「存借問題」,可能會讓馬雲大吃一驚。

 

˙台灣排名第一的金融專利

  簡永松過去被台灣金管會(相當於大陸證監會)視為頭痛人物,就是因為他屢屢挑戰政府對於網路金融的監管,靠的就是台灣排名第一的金融專利:金融被稱為網路最後一塊拼圖,正是因為金融是最封閉、最需管制、也最傳統的一塊,也難怪微軟的創辦人生氣地說﹕「我們需要金融,但是不需要銀行!」(Banking is necessary, but banks are not.)銀行業本身即得利益者,七百年來未曾改變,簡永松信奉互聯網能為弱者帶來力量,為特定的供需拉起橋樑,不但能讓金融改變,更可以促進社會改革。

 

  在白色恐怖時代,當時才二十歲的簡永松曾經因為左派思想,在綠島被關了六年八個月,卻也和名作家柏楊、陳映真成為莫逆,二十六歲出獄後開始經商,因讀到大陸公務員手冊中提到﹕「中國來不及參與工業革命,但是絕不能錯過互聯網這部列車!」而大受感動,決定全心投入互聯網產業。像互聯網金融也可運用於互助保險和二胎房貸,讓資金的使用透明活絡,風險也更小,簡成立的台灣資金交易所吸收過去台灣「傳統標會」優點,再利用互聯網特性去掉缺點和風險,甚至強化弱勢族群的社會關係,馬雲若使用相關專利,也可以協助阿里巴巴在互助保險領域再下一城。

 

第三位:蔣友柏

  三位台灣人中唯一比馬雲年輕的,是蔣介石第四代孫蔣友柏,也算馬雲的浙江同鄉,今年十月首次發表他自創品牌BOU的二零一四年秋冬系列作品「War Luxury華麗的戰爭」,他以戰爭各項元素為設計靈感,品牌精神是「將戰爭與權力的經典符號與印花相互搭配,優雅地整合看似相互衝突的各種設計面向」。

 

  從自己創業、和不同黨派交往,蔣友柏務實形象和其他在大陸開設投資公司的黨政權貴第三代區別開來,這次「九合一」大選之前,他因發表「台北房子我也買不起!」直率言論更引起側目,而兩岸內戰已結束,蔣友柏現在用戰爭元素變成設計創作轉化,未來統一的中國需要解決更多衝突,甚至把各地區、各階級、各民族的衝突化為價值和創新,馬雲可以多從蔣友柏身上看見靈感和質感。

 

延伸閱讀